橡膠板生膠富有彈性,缺乏加工時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對生膠進行塑煉;這樣,在混煉時配合劑就容易均勻分散在生膠中;同時,在壓延、成型過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膠料的滲透性(滲入纖維織品內)和成型流動性。將生膠的長鏈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過程叫做塑煉。生膠塑煉的方法有機械塑煉和熱塑煉兩種。機械塑煉是在不太高的溫度下,通過塑煉機的機械擠壓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長鏈橡膠分子降解變短,由高彈性狀態轉變為可塑狀態。熱塑煉是向生膠中通入灼熱的壓縮空氣,在熱和氧的作用下,使長鏈分子降解變短,從而獲得可塑性。
橡膠板老化因素分析
1:水分.水分的效果有兩個方面:橡膠在濕潤空氣淋雨或浸泡在水中時,簡單損壞,這是因為橡膠中的水溶性物質和清水基團等成分被水抽提溶解。水解或吸收等緣由導致的。特別是在水浸泡和大氣曝露的替換效果下,會加快橡膠的損壞。但在某種狀況下水分對橡膠則不起損壞效果,甚至有推遲老化的效果。
2:臭氧.臭氧的化學活性比氧高得多,損壞性更大,它同樣是使分子鏈發作開裂,但臭氧對橡膠的效果狀況隨橡膠變形與否而不一樣。當效果于變形的橡膠(主要是不飽和橡膠)時,呈現與應力效果方向筆直的裂紋,即所謂“臭氧龜裂”;效果于變形的橡膠時,僅外表生成氧化膜而不龜裂。
耐磨橡膠板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用作活動密封件。由于旋轉軸的轉速較高,密封制品要承受很大的摩擦扭矩,尤其是在潤滑效果不良的情況下,密封區域的生熱較大,會導致膠料發粘或與金屬粘合性能提高,使密封件破壞,進而導致密封失效。降低摩擦區域溫度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在橡膠中加入潤滑填料,以降低膠料的摩擦因數。如二硫化鉬及石墨加入橡膠生產配方中。另外,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具有優良的耐介質和耐大氣老化性能,使用范圍廣,有良好的自潤滑性能,摩擦因數很小,將其包覆在橡膠表面可大大減小橡膠制品的表面摩擦因數,提高耐磨性能和耐介質性能。但是,聚四氟乙烯的表面能較低,很難與其它化學復合,目前研究的聚四氟乙烯包覆方法有如下幾種:輻照接枝法、等離子體活化法、化學腐蝕法、靜電噴涂法、媒介法。而經氟碳橡膠表面改性性處理的過的橡膠能達到比聚四氟乙烯更小的表面能。